2025年下半年,中国楼市在经历深度调整后,迎来了政策密集出台的“救市风暴”。这并非简单的市场干预,而是国家战略层面对房地产行业风险防范和经济稳定增长的考量。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,其稳定关乎地方财政、民生福祉以及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。
一、市场止跌回稳:政策组合拳显效
楼市企稳迹象已逐步显现。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新房价格同比上涨2.5%,二手房市场止跌企稳,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8个月,优质学区房溢价率回升至15%。部分热点二线城市,如杭州、成都、武汉,二手房成交量更创历史新高。杭州“城中村改造货币化”政策,有效释放了住房需求,带动房价环比上涨。这些城市经济实力雄厚,产业资源丰富,人口持续流入,在政策支持下,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,房价逐渐企稳回升。
然而,区域分化依然显著。三四线城市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、人口外流等因素,库存去化压力仍然较大,房价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。但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,这些城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,通过产业升级、人才引进等方式,逐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。
展开剩余75%二、供给侧改革:优化结构,提升品质
政府在供给侧发力,多措并举缓解房企资金压力,推动行业转型升级。央行“白名单”专项借款扩容至8.5万亿元,有效降低了房企融资成本,带动存量房贷利率降至3.09%。“不动产REITs”试点加速推进,为房企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。开发商则通过加大打折促销力度,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。
“好房子”建设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。新《住宅项目规范》从空间设计、居住静谧性、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升住宅品质,强调绿色建筑、智能家居和适老化改造。北京、上海等地试点的“租购同权”,也推动了高品质住宅需求的激增。政府通过在规划、土地、财政、金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,推动房地产企业提升住宅品质,并优化土地供给节奏与规模,力求实现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。
三、需求侧刺激:降低门槛,激发活力
需求端政策持续松绑,降低购房门槛,减轻购房者负担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取消,多地首付比例大幅下降,部分城市如西安将商贷首付比例统一降至15%,不再区分首套、二套房。契税税率下调、个人所得税免征门槛提升、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降低等“四个减免”政策,以及超50个城市推出的购房补贴(现金直补、契税返还、人才购房券等),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交易成本。以一套价值200万的房产为例,首付从以往的60万降至30万,购房门槛显著降低。市场普遍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将进一步下调,若下调15-20个基点,购房成本将进一步降低,刺激购房需求。
四、政策加码:中央层面强力引导
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提出“稳住楼市”,并强调“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”。这标志着稳定房地产市场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。从中央到地方,房地产救市政策持续升级。央行通过降准等手段释放大量流动性,降准0.5个百分点为市场注入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;政策利率降低0.1个百分点;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;5月20日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调整,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,降至3.0%和3.5%。住建部也明确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,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国常会更是明确要求“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,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,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,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,从稳定预期、激活需求、优化供给、化解风险四个关键维度,全面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稳定轨道。
五、2025年下半年楼市展望:谨慎乐观
展望2025年下半年,房价走势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。政策的持续宽松和落地实施将继续为市场提供支撑。7-9月是政策落地的关键时期,预计成本可降低8?0%。10-12月则是利率调整的重要窗口,LPR可能再降15-20个基点,房贷利率有望跌破3%。这将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,推动房价止跌甚至在部分城市出现上涨。
然而,市场供需的区域差异依然存在。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,由于经济和人口的支撑,需求相对旺盛,房价有望保持稳定或温和上涨。而三四线城市,库存压力缓解需要时间,房价全面上涨的动力相对不足。
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,为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。但区域分化仍是重大挑战,后续政策需更精细化,通过差异化供给调节机制实现全局稳定。
总而言之,2025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逐步实现止跌回稳,但房价是否会全面上涨仍存在不确定性,不同城市将呈现出不同的走势。市场真正实现可持续企稳,仍需在区域平衡、信心重建、风险化解等各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突破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嘉正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网-配资炒股导航-10倍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